网上科普有关“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The fifth great extinction of species)是发生在距今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这一次大灭绝事件最为著名的是长达1.6亿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终结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约三分之一的科属因此灭绝.其最大的影响在于消灭了地球上处于霸主地位的恐龙及其同类, 为哺乳动物及人类的最后登场提供了契机。 这一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
第五次生物大灭绝(The fifth great extinction of species):
时间:6500万年前后,白垩纪晚期
事件:突然 ,侏罗纪以来长期统治地球的恐龙灭绝了,全部菊石类灭绝。
又称: 第五次物种大灭绝,白垩纪大灭绝,恐龙大灭绝
白垩纪(Cretaceous Period ,Cretaceous) 中生代最后的一个纪,始于距今1.37亿年,结束于距今6500万年 ,其间经历了7000万年。无论是无机界还是有机界在白垩纪都经历了重要变革。位于侏罗纪之上、新生界之下 。白垩纪是中生代地球表面受淹没程度最大的时期,在此期间北半球广泛沉积了白垩层,1822年比利时学者J.B.J.奥马利达鲁瓦将其命名为白垩系。白垩层是一种极细而纯的粉状灰岩 ,是生物成因的海洋沉积,主要由一种叫做颗石藻的钙质超微化石和浮游有孔虫化石构成。
假说
关于这次灭绝,最通常的说法是小行星撞击地球 。6500万年前 ,一颗十公里宽的小行星碎片抵达地球,它质量达20000亿吨,速度在地球引力下快速加快,从每小时6.5万公里增加到7.2万公里 ,合每秒20公里,这么快的速度,大气层根本无法减速。它进入大气层 ,开始燃烧,温度接近20000℃,亮度是太阳表面的100万倍 ,它飞越大西洋,朝墨西哥撞去,但当时的中国东海岸也能看见它。它5秒内就穿越了近地大气层 ,爆炸威力相当于1亿兆吨TNT当量 。它撞击了墨西哥湾浅水区,那里的海水被蒸发,以每小时16万公里的速度冲击外太空。撞击使大量的气体和灰尘进入大气层形成了一片温度高7800℃的云层 ,5小时内,这片热云便包围了地球,但却难以消散,小行星还引发了地震和海啸 ,致使火山大量喷发,云层厚几千米,以至于阳光不能穿透 , 全球温度急剧下降,这种黑云遮蔽地球长达数十年之久,植物不能从阳光中获得能量 , 海洋中的藻类和成片的森林逐渐死亡,食物链的基础环节被破坏了,大批的动物因饥饿而死 ,其中就有恐龙。
支持小行星撞击说的科学家们推断,这次撞击相当于人类历史上发生过最强烈地震的100万倍,爆炸的能量相当于地球上核武器总量爆炸的l万倍 ,导致了2.1万立方公里的物质进入了大气中 。由于大气中高密度的尘埃,太阳光不能照射到地球上,导致地球表面温度迅速降低。没有了阳光,植物逐渐枯萎死亡;没有了植物 ,植食性的恐龙也饥饿而死;没有了植食性的动物,肉食性的恐龙也失去了食物来源,它们在绝望和相互残杀中慢慢地消亡。几乎所有的大型陆生动物都没能幸免于难 ,在寒冷和饥饿中绝望地死去 。小型的陆生动物,像一些哺乳动物依靠残余的食物勉强为生,终于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 ,等到了古近纪陆生脊椎动物的再次大繁荣。
撞击假说的支持者发现了许多有力的证据,来证明他们的观点。最有力的证据来自在K/T(白垩纪和古近纪)地质界线上发现的铱异常和冲击石英。科学家推测,这种高含量的铱元素就是那颗撞击地球的小行星带来的 ,冲击石英就是在撞击过程中形成的 。
美国人查特吉大约l0年前提出了一种类似的假说。他认为,在白垩纪末期撞击地球的凶手不是一颗小行星或者陨石,而是彗星雨。大量的彗星雨撞击到地球上 ,形成一个环绕地球一周的撞击带,其中有2块巨大的彗星体成为了恐龙大灭绝的"主犯":一块形成了我们熟知的墨西哥湾附近的巨大的陨石坑,另外一块撞击到现在的印度大陆上,形成的陨石坑比墨西哥湾附近的陨石坑还大 。
历史上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有哪些
前5次生物大灭绝的时间和后果是:
第一次大灭绝发生在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 ,叫奥陶纪大灭绝。这次灾难导致85%的生物物种灭绝;
第二次大灭绝发生在3.65亿年前的泥盆纪晚期,叫泥盆纪大灭绝。这次灾难主要是海洋生物受到毁灭性打击;
第三次大灭绝发生在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叫二叠纪大灭绝 。这次灾难导致了95%生物物种的灭亡;
第四次大灭绝发生在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叫三叠纪大灭绝。这次灾难导致了76%的生物物种灭亡,灭绝的主要是海洋生物;
第五次大灭绝发生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叫白垩纪大灭绝。这次灭绝的标志是恐龙大灭绝 ,导致了80%左右的生物物种灭亡 。
不少人老聒噪地球上有过多次文明,这完全是毫无根据的瞎扯淡。
无论是从考古发掘和基因研究,还是地球演化研究 ,都没有任何证据,哪怕一点蛛丝马迹显示有文明存在,因此本文不再扯这些咸蛋。
地球生态迄今为止遭受的5次毁灭性打击 ,引发原因有天体事件,也有环境气候变化导致 。
奥陶纪生物大灭绝发生在4.49亿年前,那个时代还完全没有我们人类啥事情。
生命从三十四亿年前就诞生了,但一直是很低级状态 ,处于酝酿阶段。一直到5亿年前的寒武纪,才突然出现了大爆发,但生命形式还是比较低级的。
动物主要在海里 ,陆地上啥也没有,连植物也没有出现 。
食物链的顶端是一种叫直壳鹦鹉螺的水中动物,身长6米 ,重约150千克。这玩意是章鱼 、鹦鹉螺等软体动物的祖先。
直壳鹦鹉螺捕食一切海里的生物,如三叶虫、星甲鱼、板足鲎等,但板足鲎大的可以长到3.6米 ,能够反噬直壳鹦鹉螺,因此是直壳鹦鹉螺的克星 。
还出现了冰河时代,海洋有10%被冻结 ,海平面下降100米。
这次灾难持续了40万年,导致了85%物种的灭绝。一些大型海洋生物被饿死了 ,一些食量小体型小的动物得以幸存,一些生物进行了适应环境的进化 ,脊椎动物开始出现,如星甲鱼进化成棘鱼,地球生物进行了一次更新换代 。
180多个国家签署的《巴黎协定》拟将全球平均气温升高本市世纪末控制在2℃以内 ,但似乎已经化为泡影。
有科学家认为,到了2050年,全球性灾难就会来临 ,一些地方被水淹,一些地方沙漠化,人类将出现数亿人不得不进行大迁徙。
而到了世纪末 ,将无法避免的出现生态大灭绝 。
人类能逃过这一劫吗?
在地球的地质年代史中,已经确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共有五次。
第一次:距今4.4亿年前的奥陶纪末期,又称奥陶纪大灭绝。导致大约85%的物种绝灭 ,主要是海洋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如三叶虫等 。原因可能是当时地球气候变冷和海平面下降。
第二次:距今3.65亿年前的泥盆纪后期,又称泥盆纪大灭绝。泥盆纪时,地球气候温暖潮湿 ,陆生植物 、鱼形动物空前发展,两栖动物开始出现。到泥盆纪后期,由于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 ,以鱼类为主的海洋生物遭受了灭顶之灾 。
第三次: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又称二叠纪大灭绝。由气候突变、地壳板块漂移、沙漠范围扩大、火山爆发等一系列原因。造成超过96%的物种灭绝,其中包括90%的海洋生物和70%的陆地脊椎动物(主要是两栖类动物) 。
第四次:距今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 ,又称三叠纪大灭绝。本次大灭绝始于距今2.5亿年至2.03亿年,延续了约5000万年。该次大灭绝无明显标志,只发现海平面下降之后又上升 ,出现大面积缺氧的海水 。估计有76%的物种灭绝,其中主要是海洋生物和爬行类动物。
第五次:也是最近的一次,距今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 ,又称白垩纪大灭绝或恐龙大灭绝。这次灾难来自于地外空间和火山喷发,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一次或多次陨星雨造成了全球生态系统的崩溃 。约75%—80%的物种灭绝,延续长达14000万年之久的恐龙时代终结, 海洋中的菊石类也一同消失。
有人认为 ,目前正在发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由于人类活动大肆入#侵和破#坏野生生物领地,加之工业革#命后对自然资源无限制的开发利用,加速了生物灭绝 。在二十世纪的100年中 ,全世界共灭绝哺乳动物23种,大约每4年灭绝一个种,这个速度较正常化石记录高13—135倍。
关于“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 ”这个话题的介绍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元枫]投稿,不代表缔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xylanechinavideo.com/cshi/202504-960.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缔安号的签约作者“元枫”!
希望本篇文章《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缔安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第五次生物大灭绝距今多少年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