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科普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话题很是火热 ,小编也是针对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 。明朝初 ,杨载发现钓鱼岛列岛;1582年,明朝将钓鱼岛归入中国版图,隶属福建。日本明治维新后 ,推行军国主义的侵略扩张政策,1879年占领琉球群岛,但当时日本刊物《琉球志》地图中 ,并没有将钓鱼岛列岛列入日本领土范围。1884年日本人贺辰四郎才发现钓鱼岛,比杨载晚了500年 。甲午战争失败后,清政府将钓鱼岛与台湾一起割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日本投降后 ,台湾归还中国,但琉球归属权未定。1951年,在中国政府和台湾国民党当局均无代表出席的情况下 ,美日签订了“旧金山和约 ”,日本私自将琉球和冲绳交给美国托管,对于这一“和约” ,我国政府宣布不予承认 。1970年至1971年,美国又将琉球和钓鱼岛一起交给日本,触发全球华人第一次保钓运动。中日建交后 ,双方同意暂时搁置钓鱼岛主权问题。
时效取得领土的相关事件
这正是中日双方起争执的地方 。
《马关条约》割让的是台湾列岛 、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中方坚持认为钓鱼岛是中国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论点是因为钓鱼岛是马关条约中所提到的附属岛屿,波茨坦公告和开罗宣言规定了马关条约中的割让地应归还中国。
日本坚持否认《马关条约》中的割让地包含钓鱼岛 ,原因是1895年4月马关条约签订,可是早在1895年1月日本内阁就通过了决议将钓鱼岛划入了日本版图,这符合国际法先占先得的原则。所以早在马关条约之前钓鱼岛已经是日本领土了,马关条约当然不包括钓鱼岛 。
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这种争议地方日本如若要宣称主权,这必须得到邻国中国的承认,但是1895年的内阁决议并没有照会中国 ,中方既然不知情那么这个决议应属于无效,而如果中方知道日本的这个决议而没有发出抗议的话那么这个决议就有效了。
当然,现在的问题就成了当初日本内阁决议时中方是否知情 ,这个问题尚待研究。当然,在1895年1月的那个时候,中国即将战败 ,恐怕中国即使知道日本的行为中方也不会抗议的 。
钓鱼岛渊源
围绕钓鱼岛及其附属海域归属,日方动作频频。
2010年9月,逮捕中国渔船船长詹其雄 ,将约520名日本人的籍贯迁入钓鱼岛等争议岛屿,还在新版初中教科书中公然称钓鱼岛和独岛为“日本领土”;
2012年1月,日本政府又完成了包括钓鱼岛周边4座附属岛屿在内39座离岛的暂命名工作;
2012年3月,再度对詹其雄提出“强制起诉 ”。
之后日本宣称 ,再过10年,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岛屿及其周边海域就届满50周年 。日本放言:按照50年“时效取得”理论,到2022年日就将“堂而皇之”占有钓鱼岛岛屿。
日本政府认为其自1895年4月17日中日签署《马关条约》后 ,日本统治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长达50年。虽从1945年美军攻打冲绳起,日本已经无法对钓鱼岛进行持续的统治和管辖,但在1972年美国将琉球群岛的主权交给日本时起 ,它对钓鱼岛又开始了新一轮时效取得的实践 。
时效取得本身有两个要件:第一,侵占国能够长时间不受干扰地对占有地行使主权;第二,这种状况得到领土被占国和其他国家的默认 ,以至于造成一般信念,认为事物现状是符合国际秩序的。中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对日本占领钓鱼岛提出了持续的抗议和反对,而且中日双方也都在该岛做出了表彰主权的行为 ,如标志国旗等。因此日本通过“时效取得 ”而获得钓鱼岛主权的说法也不能成立 。
时效取得是指国际法上一国凭借非武力手段长期不间断和公开地占有和统治他国部分领土而取得该部分领土的主权,这种行为不以“善意”为条件,即使最初是不正当地或非法地占有他国的部分领土。但这种做法只限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之后不再适用。
中国领土钓鱼台群岛
根据中国史藉记载 ,钓鱼岛的发现和命名最早可见于明永乐元年(一四0二年)的《顺风相送》航海图,而日本声称对钓鱼岛有主权,是在一八九五年甲午战争 ,中国战败后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时,将台湾连同钓鱼岛岛割予日本。之后日本才将钓鱼岛列入为日本领土,以“尖阁群岛 ”一词来表示钓鱼岛列屿 ,并划归琉球 。
在一八九五年以前,日本刊行的地图,是未将钓鱼岛列屿划入琉球范围。反而在一七八五年日本人林子平刊行的日本地图 ,“三国通览舆地路程全图”所标明的颜色,则清楚显示钓鱼岛是属于中国的。亦即中国发现该列屿比日人起码早四百年以上 。
除此以外,于清代(一八九三)更有慈禧太后曾将钓鱼岛列屿赏予盛宣怀之诏书 ,其孙辈的家族成员盛承楠在一九四九年自江苏迁台后,更不时到其家族“产业”钓鱼岛上采石苁蓉(及其他生草药)以供制造药丸之用,他并于一九七○年九月九日在台北市大华晚报发表《钓鱼岛列屿采药记》。
历史足以证明钓鱼岛不是无主岛,而是中国所属 ,不属日本,不属琉球,日本窃钓鱼岛主权 ,侵中国领土是可耻、横蛮的强盗行为。
一五三四年,嘉靖一三年,明朝琉球册封使陈侃著有《使琉球录》记录出使航程“十日 ,南风甚迅,舟行如飞,然顺流而下 ,亦不甚动,过平嘉山,过钓鱼屿 ,黄毛屿,过赤屿,目不暇接, ,一昼夜兼三日之程,夷舟帆小不能及,相失在後 ,十一日夕,见古米山,乃属琉球者 ,夷人鼓舞于舟,喜达于家,”
文中所说的“钓鱼屿 ,黄毛屿,赤屿 ”就是现在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 ,陈侃一行从福州出发,经过作为航标的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等岛屿後进入琉球海域,其标志是见到了“乃属琉球”的古米山 ,又作姑米山,现为久米山, ,文中清楚地表示,无论是使者陈侃还是同舟的琉球人,都是以久米山作为抵达琉球的标志的 ,因此,先过之岛不属于琉球是毫无疑义,
一七二二年 ,康熙六一,清朝使琉球册封副使徐葆光亦著有《中山传信录》,当中亦指出 ,“琉球在海中本与浙闽地势东西相值”,注明久米山为琉球西南界上的镇山,也就是说,中国和琉球的分界是在赤尾屿和久米山之间 ,
地理环境作证明
琉球册封使的记录中还常提到“沟 ”或“黑水”,如夏子阳的《使琉球录》,明万历三四年 ,,汪楫的《使琉球杂录》,清康熙二二年 ,,徐葆光的《中山传信录》周煌的《琉球国志略》,清乾隆二一年 ,,齐鲲的《续琉球国志略》,清嘉庆一三年 ,,据记载,使琉球船队每过此“沟”,必投猪羊 ,泼米粥,焚纸船,鸣钲鼓 ,以祭海神,这里所指的“沟 ”就是现在的琉球海岸,
琉球海沟深有二千米 ,位于琉球群岛和钓鱼岛等岛屿之间,东北端与日本海沟相接,西南与马里亚纳海沟 ,MarianaTrench,相连,从地理上把琉球群岛和中国大陆架截然分开 ,而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却与台湾岛一起,都坐落在水深只有二百米的大陆架上,从大陆架到琉球海沟 ,海面形成一条宽宽的落际,即黑潮,正如册封使记录的那样“去沧水入黑水” ,
值得注意的是,汪楫在《使琉球杂录》中称此“沟”为“中外之界 ”,周煌的《琉球国志略》也证实了“黑水沟”是“与闽海界” ,很明显,至少在清初,中国已将琉球海沟作为闽海之界 ,作为中国和外国琉球的分界线了,理所当然,赤尾屿到福建之间的所有海域和岛屿都是清政府领地 ,纳入在清朝版图之中 。
日本历史地图也称钓岛属中国
一七八五年,日本出版了著名学者林小平所著的《三国通览图说》一书,共有五张地图,一张朝鲜 ,一张琉球,两张虾夷,今北海道 ,一张小笠原岛,作者在书的“题初 ”中对制图目的作了如下说明,“右三国通览图说 ,非小子敢言经济,亦非妄玩地理之学,只欲使携武之人知三邻之地理耳 ,之是虽似武艺之余计,然窃以为却可言武门之奥旨欤,”。
这些地图制作精细 ,与现代制图法一样以颜色划分区域,其中《琉球国全图》,琉球属地皆用橘**,邻接琉球的日本部分则用淡绿色 ,而邻接的中国部分是用粉红色来表示,以色区分,国与国之间的分界自然一目了然 ,就在这图上,也标明了钓鱼,黄尾屿和赤尾屿的位置 ,其颜色与中国福建,浙江相同,粉红色 ,
而久米山则同琉球一样为橘**,要特别说明的是,《三国通览图说》在日本不是一般的地图资料 ,内阁文库,宫内听书陵部,东京大学,京都大学 ,早稻田大学等大学的图书馆,及一些著名的文库都有收藏,有不少中国留学生留学日本时 ,亦曾多次去名古屋市的蓬佐文库,亲自查阅过原版地图资料,
其中《琉球国全图》 ,不仅为众多的学者所引用,而且,每次举办有关琉球冲绳历史文化的展览时 ,都要将此图作为重要史料向参观者展示,凡看过此图的人都有目共睹,不知日本政府为何偏视而不见 ,
以上明清两代的出使琉球的记录,以及日本的地图史料明确显示,钓鱼岛,黄尾屿和赤尾屿为中国属土 ,日本政府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必须履行战後《开罗宣言》所规定的条款,拆除日本右翼团体在钓鱼岛上设置的灯塔 ,将属于中国的岛屿归还中国。
关于“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雨珍]投稿,不代表缔安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oxylanechinavideo.com/cshi/202504-177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缔安号的签约作者“雨珍”!
希望本篇文章《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缔安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科普有关“钓鱼岛问题的由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钓鱼岛问题的由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钓鱼岛自古就是...